99热成人在线,激情小说一区,国产精品久久片,久久黄网,国产免费观看黄av片,男人精品天堂,午夜电影福利网

您當前的位置 : 中國甘肅網 >> 書香隴原 >> 美文摘編

當中秋節(jié)遇上教師節(jié):月明千里 敬念師恩

22-09-13 09:49 來源:人民網 編輯:張?zhí)m琴

  當中秋節(jié)遇上教師節(jié):月明千里 敬念師恩

  金秋九月,玉露生涼。9月10日,中秋節(jié)與教師節(jié)“喜相逢”,讓我們在清朗的月光下,共敘思念的悠遠綿長,感恩老師的諄諄教誨。

  同賞月圓: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

  “素月分輝,明河共影,表里俱澄澈。”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對月亮“情有獨鐘”,中秋的起源也和古時候的祭月儀式有關?!抖Y記》中記載,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,朝日以朝,夕月以夕。”可見,我國自周代以來便有祭月的禮制。

  秦漢時期,月亮被視為“神”的象征,據司馬遷《史記·封禪書》,漢代皇帝也會定期祭拜“日神月精”,早上祭日、晚上祭月。到了唐代,“賞月”逐漸盛行,《開元天寶遺事》中就有“玄宗八月十五日夜,與貴妃臨太液池,憑欄望月”的記載。

  及至宋代,八月十五的活動日益豐富。無論是《東京夢華錄》中的“中秋夜,貴家結飾臺榭,民間爭占酒樓玩月,絲篁鼎沸……閶里兒童,連宵嬉戲。夜市駢闐,至于通曉”,還是《夢梁錄》的“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時……至如鋪席之家,亦登小小月臺,安排家宴,團子女,以酬佳節(jié)”,都描繪出當時中秋佳節(jié)的盛況。

  到了明代,月餅這一中秋節(jié)“專屬食物”開始在典籍里大量出現?!端纱皦粽Z》稱,“中秋供月以餅,取團圓之象,遂呼月餅。”有的地方也稱月餅為“團圓餅”,《正德瓊臺志》中記載,“中秋玩月,城市以面為大餅,名團圓餅。”

  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。中秋雖然是中國的節(jié)日,但蘊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、家國相依的情懷,無一不指向和平、團圓、美好等人類永恒的精神訴求。

  早在隋唐,中秋的習俗就已經影響到周邊諸國。《隋書·東夷列傳·新羅傳》記載,“新羅……每正月旦相賀,王設宴會,班賚群官。其日拜日月神。至八月十五日,設樂,令官人射,賞以馬、布。”如今,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被包括中秋節(jié)在內的中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所吸引,被中華文化傳遞出來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所觸動。

  品讀詩詞: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

  嫦娥奔月、玉兔搗藥、吳剛伐桂……古往今來,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不絕于耳,讓這一輪中秋月染上了美好又神秘的色彩。對文人墨客來說,月亮也是他們最鐘情的題材之一。

  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《詩經》中,就有《陳風·月出》一章,“月出皎兮,佼人僚兮。舒窈糾兮,勞心悄兮……”以月起興,傾訴愁腸。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《楚辭》中,也有“前望舒使先驅兮,后飛廉使奔屬”“纖阿不御,焉舒情兮”等句,給月神配備了名為“望舒”的專車和名叫“纖阿”的女御者。

  除了浪漫的神話傳說之外,古人也充分發(fā)揮自己的想象力,在作品中給月亮留下了許多沿用至今的雅致別名,比如李白的“小時不識月,呼作白玉盤。又疑瑤臺鏡,飛在青云端”,李賀的“玉輪軋露濕團光,鸞佩相逢桂香陌”,范成大的“細數十年事,十處過中秋……星漢淡無色,玉鏡獨空浮”等等。

  在眾多與中秋有關的作品中,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作品可謂家喻戶曉?!赌钆珛?middot;中秋》寫道,“桂魄飛來,光射處,冷浸一天秋碧。玉宇瓊樓,乘鸞來去,人在清涼國。江山如畫,望中煙樹歷歷。”夜色清冷、皓月當空,引起了作者的無限遐想。

  而在膾炙人口的《水調歌頭·明月幾時有》中,蘇軾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深深思念。“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不應有恨,何事長向別時圓。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”月的陰晴圓缺與人的悲歡離合互相映照,升華出濃厚的哲學意味。

  勿忘師恩: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

  今年中秋節(jié)恰好與教師節(jié)同在一日。與前者相比,教師節(jié)雖然更“新”,但尊師重教也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。

  《尚書》有云,“天降下民,作之君,作之師。”古人祭祀“天地君親師”,足可見師者在人們心中的地位。《太公家教》中也有“弟子事師,敬同于父”的說法,《呂氏春秋·尊師》中亦寫道,“生則謹養(yǎng),死則敬祭,此尊師之道也。”

  誠如唐代文學家韓愈所言,“古之學者必有師。”古往今來,許多尊師的故事傳為千古佳話。最廣為人知的可能當數“程門立雪”——北宋哲學家楊時與好友一道拜見老師程頤,當時正值隆冬,程頤正在閉目養(yǎng)神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,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等候。待程頤醒來,發(fā)現二人仍在等著,腳邊的積雪已經厚達一尺。

  文人墨客也從不吝嗇對于老師的贊美,白居易的《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》便是其中的名篇,“綠野堂開占物華,路人指道令公家。令公桃李滿天下,何用堂前更種花。”至今,“桃李滿天下”仍是對一位老師最高的贊譽之一。

  除此之外,鄭燮的“新竹高于舊竹枝,全憑老干為扶持”,亦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師生之間的深情厚意。人們還喜歡借用古詩詞中精妙的比喻,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,李商隱的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”家喻戶曉。杜甫的“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”,羅隱的“采得百花成蜜后,為誰辛苦為誰甜”,也常被用來贊美老師。

  無論是“萬里無云鏡九州,最團圓夜是中秋”的中秋節(jié),還是“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”的教師節(jié),均體現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,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。在這個月圓九州的時刻,讓我們在沉靜與思考中書寫文化自信,不斷積蓄前進的力量。

版權聲明:凡注有稿件來源為“中國甘肅網”的稿件,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,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“中國甘肅網”。

西北角西北角
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
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
微博甘肅微博甘肅
學習強國學習強國
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
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6212006002 | ICP備案:隴ICP備17001500號 | 經營許可證編號:甘B2-20060006 |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:(甘)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編號:甘B2__20120010

食品藥品監(jiān)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:12331 |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2377

主辦: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|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: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(0931-8580115)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(0931-8864528)

Copyright © 2006 - 2016 中國甘肅網(GSCN.COM.CN) All Rights Reserved

網站簡介 | 人才招聘 | 廣告服務 | 聯系我們 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 0931-8960109 0931-8960307(傳真)

分享到